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纪检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真正做到学史明理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13

【字号:

分享:

3月20日,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优化营商环境暨年度重点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总结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2024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3年,省委、省政府将“推进美丽辽宁建设,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作为全面振兴“10个方面新突破”之一,摆在重要位置,作出全面安排。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生态环境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感恩奋进、务实拼搏,主要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会议强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部署安排,紧扣新时代“六地”目标,聚焦“八大攻坚”任务,紧紧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总体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推动美丽辽宁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在“六个抓落实”上下功夫。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贯彻落实〈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推动形成责任明确、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增强各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三是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抓落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动解决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务实功、求实效。四是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和绩效目标实现。五是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抓落实。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不断深化执法监督帮扶,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升级版”。继续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EOD项目。全力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六是提高标准、拉高标杆抓落实。加强工作谋划,提高标准,争先创优。

会议传达了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及省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安排了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工作要求。

会议书面听取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述职。各市、省沈抚示范区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就会议所作工作报告和有关工作安排作交流发言。省生态环境厅与各市生态环境局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省生态环境厅领导班子成员,各市、省沈抚示范区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厅机关各部门副处级(含)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会议。

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指出,“《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具有重要意义。”学史明理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弄清楚其中的道理,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两个结合”之理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两个结合”既是我们党和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深刻把握“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特别是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前提条件、基本成就、内在机制、实现方式等问题,弄明白“两个结合”这一党的创新理论的根本途径。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理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一项伟大光荣而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党百余年来坚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对“四个现代化”的探索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以贯之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创造的成功经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我们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跟跑者”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并行者”,正在向世界现代化的“领跑者”转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我们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伟大自我革命之理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们党百余年来的建设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党坚持“在党内发扬民主,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党正是在克服这些错误的斗争过程中而更加坚强起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经验时强调,“我们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那样严重的错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党的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之一写入其中,强调“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深刻总结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科学揭示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品格。

中国共产党坚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彰显了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意志,以自我革命的办法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