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争创模范机关

探索帮扶式执法监管 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来源:营口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8

【字号:

分享:

近年来,鲅鱼圈生态环境分局党总支聚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在执法监管中,重新站位,转变角色,以帮扶为抓手,政企互动,不断探索帮扶式执法监管,助力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生态动能。

培训同步。延伸工作触角,将企业环保岗位的管理层和工人纳入培训范围,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组织其参加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专项行动、环境监管新举措等方面的培训,让企业对环境执法监管有全方位地充分了解。同时,通过培训创造宽松交流氛围,促进企业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整治汽修行业环境问题过程中,组织印制了宣传单,开展广泛的“签单”宣传,将课堂设在工作一线,让维修业户每家一单,对如何整改心知肚明,并签单承诺,并注意听取业户意见,不搞“一刀切”,形成管与被管的良性互动。

 

资源共享。组建执法政策服务团队,要求各科室同时承担企业帮扶任务,业务骨干不但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还要动用一切力量,帮助企业做好相关工作;不定期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会诊”,对企业环境管理、污染设施运行等问题提出专业指导意见;组织“环保管家”团队,随时对企业进行答疑解难,贴身指导;组建政策帮扶宣讲团队,主动走进企业,现场解决问题。针对住建局及部分企业面临的排污口正面照片拍摄难题,提供无人机,并派专人操作,获取 12 处排污口全方位影像资料,高效完成了排污口排查工作。

 

机制共建。广泛听取广大企业对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变“坐等”为“上门”、变“要求企业做什么”为“能为企业做什么”;变“先执法后服务”为“先服务后执法”,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实行“一站一策”,制度、操作规范上墙,设施信息公示。对“黑臭”水体的监管,实行“技术+管理+共治”模式,定期开展监督性监测,协调部门共治,清单动态更新;水环境问题整改实行“问题清单化、责任具体化、时限明确化”,工作落实到部门和单位;入海排污口备案填报开辟了“企业填报-分局现场初审-市局线上终审”提前与上级审核人员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材料提交即审、问题即改、备案即办,企业2小时内即可完成全流程备案。环境统计年报实行现场集中填报工作,组织相关企业携带基础资料集中进行填报,采取“随报、随审、随改””的方式,高效、准确、迅速。

 

   在今后的工作中,鲅鱼圈生态环境分局党总支将深入探索政企互动共建,通过精确的策略制定、积极的帮扶措施以及依法监管帮扶,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指导,将助企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促进辖区企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